close

[ 好書推薦 ] 精準學習(1.)-跳出低等勤奮陷阱,把碎片知識化為知識體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今天要推薦一本振聾發聵、醍醐灌頂、如沐春風的好書。

在學習這條道路上,學會了方法,將節省你許多時間,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精準學習這本書,就是一本教你如何改變學習思維與方法的書。

22046601_1754152074597630_3359600293426254309_n.jpg

22089281_1754152087930962_5464918388888659389_n.jpg

當初會買這本書,是因為要買刻意練習,當時博客來剛好在做活動,刻意練習加上精準學習打七五折。

原本還很猶豫,因為我沒聽過這本書,作者也不認識。

但現在,萬分感謝決定買下這本書的自己。

看到這裡,您會說,有這麼誇張嗎?

我必須說,確實有。

 

 

這位作者「成甲」,是「羅輯思維」點評「中國最會學習的人之一」、「得到」APP最受歡迎的說書人、白手起家的創業者。

作者在書中自序談到,學習如何「學習」,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。

            

自序中並引用了查理.蒙格的書《窮查理的普通常識》裡的一段話,我覺得可以作為理解這本書的源頭,

「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記住一些事物,試圖把它們硬湊起來,那你無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......你必須依靠模型楚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 

成甲接著提到,我們學習和努力的目標有三:解釋問題、解決問題、預測問題。而評價學習是否有效的標準很明確:學習之後,你的行為或認知是否發生了改變。

     

       

知道學習的目標之後,還要有知識管理的概念。

知識管理的意思是,透過對外部資訊的加工,提高我們改變認知或行動的速度。

從最基本的「資料管理」,到中間「資訊管理」,最後是「底層規律」。當你可以跳出具體的方法和技巧,而更關心認知深度,在深層次上掌握普遍規律,就能夠把知識串聯起來,不再只是碎片的知識。

       

 

成甲這位作者,本身是知識管理的專家,因此在看這本「精準學習」之前,要先徹底了解什麼是「臨界知識」。

在引言中,成甲明確定義了知識與臨界知識。

關於知識,成甲的解釋是「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才是知識」。

那什麼是臨界知識呢?

臨界知識是指,能夠更廣泛、更普及地指導我們行動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。

 

 

 

本書共分為四章,分別是

一、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

二、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

三、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

四、核心臨界知識活用與案例

每一章都值得再三細讀。

接下來將會分別就這幾章提出個人理解後的知識整理與心得分享。

 

 

這本書的分享真的是數一數二的難呢。

因為光是要看懂就得花一些時間,理解之後還要將之整理成自己的知識並與舊有經驗連結,實屬不易。

不過,這麼棒的一本書,一定要與人分享,真的很受用哦!

敬請期待各篇的整理分享吧。

請點以下連結~~

精準學習

[ 好書推薦 ] 精準學習(1.)-跳出低等勤奮陷阱,把碎片知識化為知識體系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2.)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/斜槓青年是什麼?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--兩種心態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關於反思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以教為學、刻意練習

 

好書分享延伸閱讀

[ 好書分享 ] 20世代,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?

[ 好書分享 ]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-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

[ 好書筆記 ] QBQ!問題背後的問題--問「我能做什麼?」而不是「為什麼」?

 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2.)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/斜槓青年是什麼?

 

            

在上一篇文章中,提出了「知識管理」的概念,以及「臨界知識」的定義。

[ 好書推薦 ] 精準學習(1.)-跳出低等勤奮陷阱,把碎片知識化為知識體系

 

這篇文章則是要就書中第一章「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」來探討。

 

22046601_1754152074597630_3359600293426254309_n.jpg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關於認知,書中提到「深度的認知能力」,指的是在分析問題的時候,能夠跳出問題本身,思考更普遍的情況;在尋求答案的時候,能夠根據理由可信度判斷是否接受這個結論。

 

有些結論經過更廣泛長期驗證,也在更普遍的領域俱有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,這些就是臨界知識。

         

 

臨界知識,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之後,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。

       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再來要談,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呢?

 

因為我們常常一直想辦法提升「技術效率」,而忽略真正重要的「認知效率」。

 

我們好像學習了很多知識,但是無法聯結、運用,那這些知識就只是碎片化的知識而已。

 

對大多數人而言,我們知道的,只是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關於最近很紅的詞「斜槓青年」,作者成甲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看法。

 

他認為,斜槓不等於兼職。

 

斜槓是提升認知深度的結果,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結果。斜槓是結果,不是原因。

 

也就是說,我們不該是「為了成為斜槓青年而成為斜槓」,而應該是「在某個領域達到傑出之後自然而然成為斜槓」,這兩者是不同的。

 

 

 

要當斜槓青年,不是身兼多職就可以。要有能夠「一個人,活成一支隊伍」的能力。

 

想要做到極致,要學習與解決某一類問題相關的所有核心能力。這一點,是突破專業限制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在學習的時候,不要把自己限縮了。

 

「無用之用,方為大用」

 

有些當下看不到用途的知識,後來卻會成為你的助力。

 

可以多元學習,但不要掉入「兼職=斜槓青年」的迷思當中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在這一章節的最後,成甲提出了人一生要學習的三個級別的課程,分別是

 

一、公共基礎課:執行能力,例如時間管理、商務禮儀等。

 

二、專業必修課:專業能力,例如系統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 

三、通用必修課:結構能力----掌握臨界知識,認知事物更加底層的結構與規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我們時常把時間投入在公共基礎課的學習,甚少投入掌握臨界知識的學習。但應該要顛倒過來,因為20%的知識決定80%的結果,應該把更多時間投入結構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學習上,透過臨界知識讓自己遊刃有餘。

 

掌握臨界知識,深刻理解底層通用規律,是每個人都應學習的必修課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

 

精準學習

 

[ 好書推薦 ] 精準學習(1.)-跳出低等勤奮陷阱,把碎片知識化為知識體系

 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2.)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/斜槓青年是什麼?

 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--兩種心態

 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關於反思

 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以教為學、刻意練習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好書延伸閱讀

         

[ 好書分享 ] 20世代,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?

 

[ 好書分享 ]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-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

 

[ 好書筆記 ] QBQ!問題背後的問題--問「我能做什麼?」而不是「為什麼」?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--兩種心態

            

在第二章中,成甲談到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。

 

關於學習這件事,大多數人其實都落入「低等勤奮陷阱」。

所謂低等知識陷阱,指的是土法煉鋼,花過多時間做無意義的工。

22046601_1754152074597630_3359600293426254309_n.jpg

 

例如看一本書,從頭到尾看完或是先從不理解的部分開始閱讀,就不一樣了。

有些書很輕薄,可以從頭到尾看完。但有一些書很厚實,要整本看完會花掉太多時間,而且也未必能掌握核心概念或是為自己解惑,這時候就需要從不理解的部分開始讀起。

要跳出低等勤奮的陷阱,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低等的勤奮。記住新知識更好的辦法,是和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繫。

在此成甲提出了「記憶宮殿法」,也就是把需要記憶的事情放到已經熟悉的場景當中,用建造場景的方式來記憶,想起來似乎有點類似電影「全面啟動」的概念呢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 

學習臨界知識需要的兩種心態

『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,越需要下慢工夫。』

一、綠燈思維

       所謂綠燈思維,是要打破人的「習慣性防衛」,在聽到一些與自己觀點不的想法時,不要把自己耳朵摀住,也不要先生起防備心,要先思考別人的話語是否有道理。

       並且,要區分「我」和「我的觀點/行為」,不再把對自己觀點的質疑與自己這個人綁定起來。

 

 

 

二、以慢為快

       所謂以慢為快,是「結硬寨,打呆仗」。在學習時從根本著手,打通知識的阻塞,實現融會貫通。真正高效的學習,是「融會貫通」的結果。

       並且,要把慢工夫花在真問題上,把80%的時間,用在20%的重要問題上。

      

 

 

讀到這裡,給我很大的啟發。

在現在這個追求快速的社會,想要靜下心來慢慢學習,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

作者提到的「以慢為快」,就是一種短期內未必有成效,但是長期來看對自己有極大幫助的方法。

以慢為快的方法,不只限於讀書。

很多其他領域的學習都可以運用。

例如:重量訓練,就是需要慢慢打底的一項運動。在一開始,必須把基礎姿勢、呼吸方式、動作的用力方向都學會,到後來加重量時,才不會受傷。

在前面的打底過程,其實很漫長。但是為了之後的訓練,千萬不要省略。因為受傷只會讓自己的訓練停滯不前,並且會打擊自信心。

 

 

 

在下一篇,將談到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底層方法。

 

 

精準學習

[ 好書推薦 ] 精準學習(1.)-跳出低等勤奮陷阱,把碎片知識化為知識體系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2.)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/斜槓青年是什麼?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--兩種心態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關於反思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以教為學、刻意練習

 

好書分享延伸閱讀

[ 好書分享 ] 心理學如何幫助了我(上)--只要讀懂人心,不怕世界萬變

[ 好書分享 ] 心理學如何幫助了我(下)克服挑戰,讓生活有意義

[ 好書分享 ] 20世代,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?

[ 好書分享 ]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-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

[ 好書筆記 ] QBQ!問題背後的問題--問「我能做什麼?」而不是「為什麼」?

 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關於反思

         

在上一篇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--兩種心態當中,我們知道學習必須跳出低等勤奮陷阱,也知道要以慢為快,在重要的事情上下慢工夫。

這篇一樣是在書中第二章--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。

22279663_1761196447226526_2475204347874114149_n.jpg

          

成甲提出「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底層方法」

是反思、以教為學、刻意練習。

在反思這個部分,成甲花了極大篇幅來談,所以這篇就只講「反思」這件事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

關於反思,作者提到,反思的順序和做事的順序是不同的。

做事的順序是:提出假設  --  採取行動  --  產生結果

但反思的順序是:觀察結果現象  --  研究原先假設  --  反思校正假說

兩者是完全顛倒的。但是我們通常都停留在做事的順序,也就是說,我們會用習以為常的方式,「不假思索的」去做決策。

 

 

 

那麼,我們為什麼需要學習反思呢?

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?

          

反思的作用有三

一、發現知識誤區,也就是跳躍性假設

       跳躍性假設指的是不假思索地假設,沒有經過思考,直接用經驗去判斷。

       那要如何偵測自己有跳躍性假設呢?重點在於平常要放慢思考速度,找到更合理的方案。

 

二、促進已有知識。產生新知識。

        就是「溫故而知新」的意思,透過反思,把舊知識與自身經驗做連結,經過思考之後,產生新的想法。

 

三、檢驗學習的新知識是否具體實踐

        如同前幾篇文章談到的,所謂「知識」,是實踐過後,能夠改變你行動的才是知識,否則都只是資訊而已。

 

 

 

知道了反思的作用後,我們該如何實踐呢?

           

一、從小事突破,深入思考

        多觀察事物,並且去思考事件背後是否有一些規律。

二、把生活案例化處理

        生活每天都在產生未經加工的經驗素材。我們的判斷來自經驗,而有效的經驗來自對判斷的反思。

        反思,讓我們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讀,成為洞見。

三、培養寫反思日記的習慣

       寫反思日記的重點有二,第一個是最初的假設要正確。當自己發現寫反思日記效果不好,要回頭去檢驗一開始的假設是否需要修正。

       第二個是寫日記能持續,是因為有正回饋。當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,會獲得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,這都是持續的動力來源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

以上,是書中談反思的重點。

反思這件事,說易行難。因為我們大多都很會觀察別人,卻很少關注自己。

對別人的缺點,我們會放大檢視,但是自己的缺點,很容易視而不見。

透過反思,誠實地面對自己,從每次書寫中,找到改進的方案。

 

寫反思日記是很好的方法,但是需要堅持、意志力,因為這也是一件長時間付出才有回報的事。

就像上篇談到的「以慢為快」的概念,唯有慢慢打底,才能在需要時展露自己蓄積已久的能力。

就像史記裡面的典故:「此鳥不飛則已,一飛沖天;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。」

做學問或經營人生,方法很簡單,就是「厚積而薄發」。

 

謝謝成甲,又給我上了一課。希望也有幫助到你。

 

精準學習延伸閱讀

[ 好書推薦 ] 精準學習(1.)-跳出低等勤奮陷阱,把碎片知識化為知識體系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2.)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/斜槓青年是什麼?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--兩種心態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關於反思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以教為學、刻意練習

 

 

[ 好書分享 ] 20世代,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?

[ 好書分享 ]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-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

[ 好書筆記 ] QBQ!問題背後的問題--問「我能做什麼?」而不是「為什麼」?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以教為學、刻意練習

       

精準學習的分享,來到第五篇了~這篇要談的是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底層方法的後兩個:以教為學、刻意練習。

[ 好書推薦 ] 精準學習(1.)-跳出低等勤奮陷阱,把碎片知識化為知識體系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2.)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/斜槓青年是什麼?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--兩種心態

[ 好書分享 ] 精準學習(3.)關於反思

22279663_1761196447226526_2475204347874114149_n.jpg 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           

關於以教為學,定義是   把別人教學過程作為幫助自己學習的過程。

以教為學的三個額外價值

1.督促自己發現知識阻塞,進一步打通已有知識。

2.教別人的過程,是強化記憶和認識的過程。

3.別人提出疑問、質疑和新想法,會增強我們的認識。

            

關於以教為學,應用時的要點是

1.要大量查資料

2.備課中,要主動查詢不同觀點和反面案例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

刻意練習,是最近很流行的話題。

刻意練習的定義是,受訓者必須掌握更高級的心理表徵才能快速進步。

        

所謂「心理表徵」,書中用「元認知」來說明,其實就是「後設認知」的意思。

意指對思考過程的思考。刻意練習是提升元認知能力的過程。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元認知是思考的過程,臨界知識是思考的工具。

高速型元認知的思考過程:

看到問題--黃金思維圈--相關臨界知識--採取行動

             

刻意練習與臨界知識的結合、應用

1.對基本知識畫小圈

2.將基本知識組合成更大的能力單位

3.在各知識能力單位之間構築認知框架

           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

最後,第二章的尾聲,提出持續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技巧

一、記錄

記錄是指如實地記錄過程,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留下材料吸取教訓,可以加速成長。

記錄的時間跨度越長,越可能看到深層的規律。

      

記錄的時候,要主動思考,挖掘看不見的關係。

要記下思考過程,這個記錄過程是聯想、啟發、演繹、歸納的集合。

          

二、定期回顧

回顧,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。

週/月度回顧,用意在於審視問題解決思路

年度回顧,可以減是基本思維增加靈感

五年以上回顧,探尋基本規律如何影響生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三、付費購買

成甲第一個提到的是買書,買書不是要全部看完,而是當需要查詢時有所本而買書。

第二是買學習的時間,成甲說「沒有一個理財產品的投資報酬率比提升自我認知更高」。

         

果然,投資自己的大腦永遠是優先的選項呢!

        

看完了Tequila長達五篇的書本摘錄,是否很想一探究竟呢?

這本書已經是Tequila一年前看的了,但至今仍然很受用,好書是禁得起時間淬煉的,在此把此書推薦給大家。希望我們在認知升級的這條路上,不再孤單。

 

延伸閱讀

[ 好書分享 ] 20世代,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?

[ 好書分享 ]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-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

[ 好書筆記 ] QBQ!問題背後的問題--問「我能做什麼?」而不是「為什麼」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qui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