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tequila1990.com/nlp-metamodel/
本文已搬到新網站,請點連結~
今天8/5的12:00~19:00,Tequila到協會上NLP精英培訓,內容是以上面這本書為主,將書中內容整理出來並且深入探討,最後是個案練習。
NLP溝通筆記--全力搶救說話模式,終結溝通不良的無線迴圈。
是一本用漫畫說明NLP的書,裡面的內容還蠻淺顯易懂的。
今天的培訓主要是就「後設模式」來探討。
後設模式可以分為三個類型
一、刪減
1.不特定名詞
2.不特定動詞
3.比較
4.判斷
5.名詞化
二、扭曲
1.X=Y的表現(複合式相等)
2.前提
3.因果A-->B
4.臆測
三、一般化
1.表現可能性的特定助動詞
2.表現必要性的特定助動詞
3.不承認一切例外的表現(廣義量詞)
刪減的意思是
當我們將自己實際的經驗翻譯為語言,就是一項達此經驗的符號,過程會遺漏大部分資訊。
也就是說,我們在說話的時候,常常會省略很多東西,造成資訊不足的問題。
1.不特定名詞:具體的指示內容遭到刪減。
2.不特定動詞:具體的動作內容遭到刪減。
3.比較:比較的對象遭到刪減。
4.判斷:評價或是判斷標準,或負責判斷的人物沒有明確表示。
5.名詞化:原本為動態的語言,被轉為固態表現,意思因此遭到曲解。
例如:這中間有誤會、他跟我保持距離、我與主管相處出現問題。
扭曲的意思是
每個人接收資訊之後,會經過自身觀念的過濾器,因而喪失了資訊的本質,在此情形下,大腦理解的資訊是遭到扭曲後形成的產物。
1.X=Y的表現(複合式相等):將A與B聯結在一起,看作相等。
2.前提:某種前提遭到隱藏。
3.因果A-->B:認定某個原因造成某種結果。
4.臆測:明明沒有充足證據,卻對他人的心情和想法妄下評斷。
例如:他棄我于不顧、美人都很冷淡、新進員工很任性。
看得出來是屬於以上哪類嗎?
一般化的意思是
使事物不會出現例外
1.表現可能性的特定助動詞:自我設限(做得到、做不到、可能、不可能)
2.表現必要性的特定助動詞:自我約束(應該做、不應該做、一定要做、不可以做)
3.不承認一切例外的表現(廣義量詞):總是、全部、每個人都是、所有人、沒有任何一人......這些表現或是對一切可能性給予肯定,或是否定一切可能性,不承認所有例子。
例如:我被所有人討厭、你每次都遲到、我沒辦法發揮才能、我背不起來這些資訊。
看得出來是屬於以上哪類嗎?
透過後設模式,我們在聽別人說話時就可以分析話語背後的意思。
學習後設模式不是要用來猜測別人,而是在溝通中找出對方在意的部分,也就是「了解對方的腦內地圖」。
每個人做事通常都有背後的原因,透過話語分析可以漸漸透析對方可能在意的部分,再慢慢溝通這一塊。
最後,題目的兩個句子「男人都用下半身思考」、「女人一定要結婚」,找到問題所在了嗎?
給個小提示,在綠色的筆記裡面哦~
找到的歡迎留言
也歡迎留言分享曾經聽過哪些可以分析的句子呢?
延伸閱讀
[ 心智NLP ] 克服怯場,去除內心的限制,創造更好的未來
[ NLP ] NLP後設模式--男人都用下半身思考,女人一定要結婚,兩個問句有什麼問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