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2018翻滾海貍-怎樣教育 ] 思辨,思考思考本身,釐清思考形狀,建立以求真求善為前提的思考歷程

             

Tequila參加翻滾海貍工作室的課程已經兩年了,其中,最初認識翻滾海狸就是在2016,也就是兩年前的暑假。

那時海貍舉辦了「未來教育工作坊」,也是辦在七月份,長達五天的時間,而我全程參與。之後又陸續上了河道式作文工作坊、表達力工作坊、去年的老派教育工作坊、河道作文工作坊重修等等。

每年寒暑假參加翻滾海貍的研習課程似乎已經成為習慣。

          

為人師表,總是期許學生能自學,那當然要從自身做起。每年的進修,不只是充實專業知識,也是一種信念。希望自己進修時所學到的,只要能夠協助到一位學生,都好。

 

 

今年的教育工作坊為期三天,課程內容有思辨、表達、閱讀、遊戲、寫作,也就是翻滾海貍的教育工作坊必上的內容,最後是展望,是引發思考,給我們一點延伸的空間的課程。

          

而這篇,就要從思辨談起。

關於思辨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,經過討論後,答案大多是「思考」加上「辨析」的過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這次的思辨課,用了一個事件、一篇文本、一部影片來呈現。

流程都是先讓我們閱讀、觀看之後,再進行各組討論。

           

這樣的模式,拿到教室中運用也是很適切的。

可以找一個最近的議題,並找出三方觀點,再去討論發言人的立場、論點、個人看法,讓小組去討論,再發表他們的答案。很重要的一點是,要要求學生「講出完整的句子」。

在教學現場,會發現有些學生其實不是不會思考,而是「不知道該怎麼說」,或是「好好說」。他們缺乏「好好講話」的機會,而這樣的能力若再不培養,對學生來說會是很吃虧的一件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 

很喜歡大貍的這段話

你認為思考有形狀嗎?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為了不讓思辨流於純粹的批判,我們需要的是「被需要的善意」,而不是「自以為的善意」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直到今年參加了怎樣教育工作坊,我才知道原來這三年的工作坊是一個連續的課程。

         

未來教育的思辨,談的是「寬容」,教育是為了使我們擁有多元的思考,讓我們得以寬容面對生活。

         

老派教育的思辨,是在慎思明辨的過程中,培養寬容有情的目光。

        

怎樣教育的思辨,是思考思考本身,釐清思考形狀,建立以求真求善為前提的思考歷程。

連上了三年的翻滾海狸的教育工作坊,對於思辨課要怎麼進行終於有更明確的想法了。

很感謝這一路上,滾貍的陪伴,確實如他們的初衷所說「當老師溫柔的後盾」。每年的進修,都是愉快的、充實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下一篇要談的是怎樣教育的第二堂課-----表達。敬請鎖定本網站哦!

 

[ 2018翻滾海貍-怎樣教育 ] 表達,開口前要先了解我的狀態、你的需求,並相信學生是自己問題的專家

            

怎樣教育工作坊,來到第一天下午的表達課。

每一年的表達課內容都大不相同,第一年是以語速、語音、肢體表達等等為主;去年將的是情緒勒索、換位思考;今年則是更加深入到諮商領域,運用諮商的方法來溝通。

        

對Tequila來說,表達一直是很辛苦的一件事,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否有表達障礙。這裡說的表達不是指不能溝通,而是不能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。

            

今天的課程中,做了PAC測試,會得到CP、 NP、 A、 FC、 AC五種答案,分別代表不同的狀態。

 

       

這是Tequila的測驗出來的組型,可以看出A,也就是「成人自我」是最高分的,FC「自由兒童」是最低分的,而且差距非常大。做了這個測驗之後,對自己的瞭解又更加深一層了。雖然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是一個大部分時間很理性的人,因為生命靈數是7,又是靛光人,紫微斗數身宮主星是紫微,都有很理性的特質,但多做了一個測驗,又再次佐證了這件事。

雖然很想讓自己的FC可以提高,但不知道要怎麼做比較好......

 

 

接著講師談到「焦點問題解決」,這個理論在Tequila大學時修教育學程就有學過,今天再聽一次算是複習。

很喜歡這個理論提出的要點:

1.個案是自己問題的專家。

2.問題本身也有功能。

3.問題是改變的開始。

4.改變開始於自我價值感高。

5.不當的解決方法是問題所在。

6.複雜的問題=/=複雜的解法。

7.如何解決問題>探討問題成因。

其中,焦點問題解決的理論中有一點「例外事件--尋找成功經驗」,跟NLP的一個假設前提的概念是一致的,都強調尋找過去曾經做得到的經驗,再去想當時是發生了什麼事,才能做到的?

          

還有「not  knowing技術」:因好奇心的誠心發問。

這個技術對老師來說真的有點難度,因為有些時候,當事情發生,狀況不好的時候,很容易就會用氣急敗壞的語氣問出「為什麼」三個字,而這樣的語氣配上「為什麼」三個字是會讓人升起防衛心的,也常常讓事態更糟。

至於「好奇心」這個心態,更加困難,但就是因為困難,才要好好練習。Tequila認為可以從「放慢語速」、「調整語氣」開始。再記得將「為什麼」三個字代換成「怎麼了」、

「發生什麼事」這樣的問句。

 

 

最後提到雙向對話,有一些禁忌和建議做的事。

對話的禁忌是,像記者一般瘋狂提問、直接贊同或否定、急著要提供建議諮詢或解決方法、嘗試分析對方,這些說話方式會使對話無法順暢繼續,甚至直接終止。

           

建議的是用同理心傾聽,也就是林奕含書中提到的「同情共感」。

但因為同理心這個概念還是抽象的,所以對話時可運用一些句型,以下是講師提供的:

1.你能再多說一點嗎?

2.你所說的_______是什麼意思?

3.我訊息(我對______感到_______;你願意聽聽我的觀點嗎?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「我們常假設我們想得都一樣,於是理解不會發生。」就愈這句話來當成本篇文章的總結吧。

NLP的假設前提第一點是「地圖不等於疆域」,跟上面這句話是一樣的意思。

我們常以為看到的就是真實,卻忽略了我們看不到,或是他人不想被看到的那另一個真實。關於表達,不只是說而已,「溝通的意義取決於對方的回應」,雙向溝通才是有意義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延伸閱讀

怎樣教育--思辨

 

[ 2018翻滾海貍-怎樣教育 ] 閱讀,閱讀是教導學生如何「學」習「生」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怎樣教育工作坊來到第二天啦,又是挑戰的開始。每次上翻滾海貍的課程都要做好極度燒腦的心理準備。

(題外話,首圖有食物袋,真的很好用,看我連上台北上課都帶著就知道這真的是方便又好用,而且很環保。)

早上的課程是由好久不見的奇奇(奇貍)上課,會認識奇奇是在2016的未來教育工作坊。兩年後再相遇,發現奇奇還是一樣很可愛(絕對不是趁亂告白)。

今天上午的課程,談的是「閱讀」。

奇奇用他這一年在泰北當替代役教書的經驗和心路歷程,設計成今天的課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課程一開始,奇奇問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。

「如果有一天你到一個地方教學(中文),可以自由發揮,想上什麼都可以,那你會上什麼?」

這個問題確實打中我,讓我開始思考,若是真的可以隨心所欲的教學,我會教什麼?

           

在學校體制內,教學內容其實都是固定的,以國文為例,課文基本上都不太會變,偶爾有變也只有一兩課而已。內容固定,可以變換的就只有教法。

但如果把這些教了很多遍,甚至不想再上的課本內容全部抽掉,我們還能教什麼?

奇奇到了泰北教書,面對的就是這一個情境,一個看似自由卻充滿不確定性的教學場域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而他,選擇的是「文化基本教材」。也就是在台灣很多人很討厭的論語孟子。

一聽到他選擇教文化基本教材,我竟然不覺得驚訝。因為在很多地方,這些被我們棄之如敝屣的經典,到那邊去是很有價值的。

近幾年,我們很愛談「素養」這件事,但是素養要從何培養?撇開文化基本教材的某些儒家觀念不談,其他的部份確實在待人處事方面,確實還是用得到,而且很實用。

甚至,這些「素養」不是只有學生應該培養,大人更應該要具備,可惜的是,很多大人都只是身軀變大的小孩而已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 

課程前半部,聽完奇奇如何設計、配置課程,真的很佩服。

他把論語的內容分成幾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部分,再把每一則分門別類,經過這樣一分,其實比論語原本的樣貌清楚多了。

例如:論讀書、處事原則、交友、孝順、競爭、學習、禮節等等,這些不都是我們現在仍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嗎?

每一節課,再依照當週主題搭配論語篇章,還有延伸閱讀文本或影片,再帶討論,最後給作業。

        

看到這些學生對於世界的困惑,就會覺得我們可以給他們的實在太少。

所以我們不必什麼都給他們清楚的答案,因為太多事情都沒有標準答案。

可以做的,是引導他們,讓他們知道有這樣的做法,或這樣的思維,可以參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課程中,有給我們半小時的時間,練習設計課程。說實話,半小時真的太短,想到覺得大腦都快爆漿了,但這是個刺激的歷程。

           

課程設計與寫作的概念很像,都需要這些歷程

立意:訂定目標 ---> 取材:篩選素材 ---> 結構:安排順序 ---> 包裝:強化表達

          

在課程的最後,一樣有總結,很喜歡這堂課的總結。

1.教師是教材與生活間的橋樑,教導學生「學」習如何「生」活。

2.教師的專業使教學「技巧」最後成為「藝術」。

3.有意識的課程設計,為教學歷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找到存在的理由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「閱讀」這門課,一樣貫串了三年的教育工作坊。

未來教育的閱讀,是從閱讀到悅讀。讓閱讀變成一件有趣的事。

           

老派教育的閱讀,是在對話的銜接壘砌中,搭建一座通往思辨的橋樑。

       

怎樣教育的閱讀,是教學生「學」習如何「生」活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生而為人,到頭來要面對的,還是人生的課題啊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延伸閱讀

怎樣教育--思辨

怎樣教育--表達

 

[ 2018翻滾海貍-怎樣教育 ] 遊戲,遊戲升級文本,文本升級生活

             

前兩年參加翻滾海貍的教育工作坊,「遊戲」課程都是在玩殺死海貍的推理遊戲,要解開謎題必須不斷提問,再從層層提問中抽絲剝繭,找出推論之後覺得最有可能的兇手。

     

還記得Tequila第一次玩這個遊戲,簡直快要崩潰,覺得大腦瀕臨爆炸邊緣,腦汁也被榨乾得差不多了。第二年再玩殺貍遊戲時,雖然已有經驗,但換一個故事之後還是覺得十分燒腦。

      

跟前兩年相比,今年怎樣教育工作坊的遊戲課程,走得是完全不同的路線。

          

今天的遊戲名稱是「超時空偵探  之  死了一個酒鬼之後」

        

遊戲流程

定位:解開謎題,打開蟲洞,抵達正確時空

偵案:對照角色供詞,比對關鍵片段,探尋真相

推理:推理事件原貌並尋找結局

        

 

        

這次的遊戲,跟以往不同,用分工解謎的方式,會比較快。

前兩次的遊戲都是要整組一起想破頭,一起理出思緒,有點不大相同。

      

在過程中,發現原來每一道謎的謎底,都是跟文章的相關知識有關,不得不佩服這遊戲設計的功力,完全體現了「從遊戲中學習」的概念。

若把這一套帶到課堂上用,可以讓學生不只是玩,還能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知識,對於部分學習動機不足的學生而言,也有提升動力的效果。

        

雖然玩遊戲的過程緊張又刺激,但孔乙己到頭來依然是個悲傷的故事。

很喜歡最終結局設計成半開放式的答案,就像人生一樣,總是有各種不同的選擇,端看自己如何決定罷了。每一次的抉擇,都會把你帶向不同的方向,而人們也因此走上分岔路,過上屬於自己的人生。

   

     

謝謝滾貍這次的課程,帶給我對於文本解讀的不同想像。

很喜歡孔乙己這篇文章,雖然他是比較易懂的白話文,但透過遊戲,讓人有更多的領悟,以及對生命的豁達,對人生種種無可奈何的寬容。

       

身為一位國文老師,要傳授的不僅是書中知識,更重要的事引領學生透過文本,理解不同時代、不同背景之下,人們存活的證明,在夜闌人靜或情緒跌宕的時刻,用以慰藉自己的靈魂:「從前的人亦是如此,我因此而不寂寞了。」   

 

 

         

最後,一樣是三年課程的貫串。

            

未來教育的遊戲是,用學生的語言跟學生溝通。

      

老派教育的遊戲是,規則形成機制,機制形塑價值。

      

怎樣教育的遊戲是,遊戲升級文本,文本升級生活。

延伸閱讀

怎樣教育--思辨

   

怎樣教育--表達

  

怎樣教育--閱讀

[ 2018翻滾海貍-怎樣教育 ] 寫作,你的真誠需要找到合宜的書寫角度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qui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